配资炒股介绍 中国荒废2000多年的烂尾工程:被联合国认定为奇迹,堪称世界第一

发布日期:2024-10-21 03:20    点击次数:127

配资炒股介绍 中国荒废2000多年的烂尾工程:被联合国认定为奇迹,堪称世界第一

大食物观与粮食安全战略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底线思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多人的饭碗要靠自己端。多元化食物供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粮食安全这根弦。膳食结构的改变也不意味着主粮地位的下降,反而使人更重视粮食安全,毕竟动物性食物需要粮食来转化。只有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其他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算是锦上添花。因此,宝贵的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要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指导,同时也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必要贡献。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新”步伐。

"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涵着人文思想。"——贝聿铭

不错,无论是现代建筑还是古建筑,背后都蕴藏着流动的人文精神和充满趣味的历史。

阿房宫并未被火烧过

楚霸王项羽曾经因为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一个人扛下了火烧阿房宫的罪名。后人都认为曾经"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就是被楚霸王项羽"移恨于物"直接焚烧毁掉的。

然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项羽的史实,并没有提到火烧阿房宫,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而这里的"秦宫室"指的是秦咸阳宫,并非指的是阿房宫。

2002年,李毓芳老师作为"阿房宫考古工作队"的队长,这个"阿房宫考古工作队"是由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起联合组建的,拥有科学先进的挖掘技术。李毓芳老师作为我国著名的古都考古学专家,带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科学的挖掘。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科学挖掘,"阿房宫考古工作队"使用洛阳铲每隔一平方米打下五个深孔,在这样的高密度勘测之下,发现在勘探面积已经超过三十五万平方米的3000平方米前殿遗址中,竟然没有一处遗址有曾经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这样的结果太颠覆认知了,考古队每隔一定平方挖掘采集了土样,并将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更全面的化验,但是从化验结果也证明了没有一处土壤属于红烧土,整片土地没有一处有过曾经被焚烧的痕迹。

"火烧阿房宫"是众人曾经的通识,但是考古证明却告诉我们阿房宫并未被火烧过。

相反,在秦都咸阳宫的1、2、3号三座宫殿遗址反而发现了曾经有过大火焚烧的痕迹,可见,项羽所烧毁的"秦宫室"应当指的是秦咸阳宫。

中国最大的烂尾工程,荒废了两千多年

有趣的是,考古队不但发现阿房宫并非被项羽烧毁,还发现了阿房宫竟然并没有建完,只完成了前殿,并且荒废了两千多年,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烂尾工程"。

李毓芳老师曾经在采访中提到过这个中国最大的烂尾工程,"阿房宫没有宫"甚至还因为时间紧急"南墙都没来得及建"。

早在《汉书》和《史记》中就有暗示过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复起阿房,未成而亡。"及"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等文献中多次提到过我们见到的"阿房宫"只是作为整个宫殿的前殿,并且并未建成。

秦朝建筑所有宫殿都有一个基本的顺序,由内向外。也就是先建好主殿,再去建其他的宫殿。目前仅剩下的那个南北宽近四百米,长达1119米,高达七米以上的夯土台子便是前殿阿房宫,也是整座阿房宫的核心建筑。

世界第一的宫殿基址

这样一个巨型的烂尾工程,不但在1961年三月四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1991年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奇迹,堪称世界第一的宫殿基址。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实地考察的时候,对阿房宫遗址的建筑规模及完整度进行了全方面的评定,最后确定阿房宫遗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不错,就算阿房宫是个烂尾工程,但也是一座目前世界上其他古建筑难以攀登的高峰。公元825年,唐敬宗即位,年少的唐敬宗贪图享乐,不顾百姓困苦大行宫室。唐代诗人杜牧为了警戒唐敬宗,作《阿房宫赋》来感叹秦始皇的荒淫无度和秦朝的灭亡,也提醒着唐敬宗切忌重蹈覆辙。

虽说文学艺术难免充满浮夸,但是阿房宫确实是"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绵延三百余里,令人"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五年前,经过建筑专家研究,发现阿房宫的选址并非同大明宫、未央宫等宫殿一样位于高地上,而是位于河沟之上。也就意味着,阿房宫的建设需要打断原有的水沟,再去建筑一条新的流水通道,并且需要深挖淤泥才能对夯土进行回填。

劳民伤财,无人接手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的负责人周天游会长认为,秦朝建阿房宫,是秦朝统治者关于秦价值观的一种集中体现。这样一种价值观,与儒家传统的内敛完全相反,是外扩的也是集中的。

秦始皇追求极致,无论是宫室还是都城、亦或者是领土疆域,都追求大,并且必须全国人民一起集中起来,人力、财力和物力都得集中起来为自己的目的而用,然而那个时代的社会无法承受这样的高压力。

由于整座阿房宫的工程量十分浩大,秦始皇在位期间根本没有办法完全建好,只建好了前殿。"六王毕,四海一"自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始皇嬴政经过九年多的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功成名就以后,秦始皇便开始捣鼓他的"四大工程":万里长城、阿房宫、秦直道、秦始皇陵。

公元前212年,阿房宫开始动工。不过,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最终还是在东巡中驾崩,并于公元前210年九月葬于骊山。秦二世胡亥下令所有工人调往骊山陵墓填土。

而此时阿房宫还未建好,整个工程被迫停工了七个多月。公元前209年,秦始皇骊山陵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为了实现秦始皇生前遗愿,秦二世又下令继续建筑阿房宫。

后来秦朝早已赋税繁重,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爆发人民起义,危在旦夕之时,秦二世不得不下令停工阿房宫工程。秦朝内部左相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人也在是否继续修建阿房宫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而后因为触怒秦二世,被直接拉到司法官署问罪处死。

公元前207年,赵高在望夷逼宫,秦二世自杀,秦朝灭亡,整个阿房宫完全停工。从公元前212年的始动工开始到完全停工的五年间,秦朝前前后后调动了几十万壮丁修建阿房宫。建筑整座阿房宫的过程中,秦始皇帝不顾百姓异议,劳民伤财。

阿房宫虽然建设到一半就被迫停工,但是阿房宫的某些建筑及附属建筑依旧是存在了一段时间。根据史实记载,一直到西汉中期,阿房宫还十分完整,并没有损毁。

规模宏大又有着十分牢固的土夯,这样一个大工程其实也吸引了历朝历代许多统治者。但是,并不是所有统治者都如同秦始皇一般,不考虑民生和财政等问题,因此,尽管对这个大工程十分垂涎,但是只要想到建这么个阿房宫可能导致江山不保,这些皇帝们还是按耐住了念头。

也正是因为无人接手,阿房宫自秦始皇和秦二世相继去世以后,完完全全被废弃掉,迄今为止已经两千多年,算是中国最大的烂尾工程。

不过,阿房宫尽管是个巨大的烂尾工程,也依旧有着它不凡的意义和价值。这座建筑史上最宏伟壮丽的宫殿群,记载着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光辉历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曾经由分散到统一的历史痕迹。

责任编辑:配资炒股介绍